近日,化學工程學院“青春心向黨,垅田譜新章”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邳州市,通過參觀學習與實踐行動,深刻見證了科技與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實踐團成員不僅感受到了鄉村振興的蓬勃生機,還深刻理解了其背后的動力源泉,實踐團成員積極投身實踐,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傳統融科技,產業煥新顏
在劉井粉絲產業園,實踐團見證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見證了全自動粉絲生產線的高效運作,也親手觸摸了保留傳統精髓的手工粉絲。通過園區負責人的詳細介紹,學生們了解到,劉井粉絲產業園通過整合盤活資源,實現了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全自動生產線的引入,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而手工生產線的保留,則保留了劉井粉絲“薯香濃郁,韌性十足”的獨特品質。此外,產業園還建立了集中加工、集中監管、集中營銷的模式,推動了粉絲產業的品牌化、產業化發展,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實踐團深刻體會到,科技創新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
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們運用專業知識,為劉井粉絲產業園提出了許多創新性的建議,如開發新型粉絲產品、拓展線上銷售渠道等。實踐團成員與產業園經理積極交流,運用所學的食品檢測相關知識,就如何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優化生產工藝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并得到了產業園的認可,也為產業園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綠色繪新篇,生態助振興
隨后,實踐團來到邳州市花卉產業園。智能化溫室大棚內,實踐團成員們被眼前一片片長壽花海深深吸引。花卉產業作為八路鎮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成果,不僅美化了鄉村環境,還帶動了相關產業鏈條的延伸和發展。實踐團深入了解了花卉的全過程,見證了綠色生態如何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學生們目睹了長壽花從育苗到開花的全過程,學習了花卉種植、養護和銷售等各個環節的知識。他們了解到,產業園通過引入現代化種植技術和管理模式,大幅提高了長壽花的產量和品質,同時也帶動了周邊農戶的增收致富。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們發現,化學知識在花卉種植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他們與產業園負責人交流如何通過調節土壤的酸堿度和施肥的種類來改善長壽花的生長環境,提高其抗病能力和花朵的鮮艷度。這些知識不僅讓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化學原理的實際應用,也讓他們對花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實踐團成員還積極參與了長壽花的種植體驗活動,親手操作了智能溫控、滴灌系統等現代農業設備,深刻體會到了科技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他們還就花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結合專業知識為產業園提出了許多創新性的建議,如開發長壽花系列衍生品、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等。這些建議得到了產業園負責人的高度評價,也為產業園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技賦能青春,共筑鄉村振興夢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不僅深入了解了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還將專業知識與實際需求相結合,為鄉村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成員們返回家鄉后通過宣傳相關政策、參與基層治理、助力生態環保等多種方式,為家鄉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時,實踐團老師還鼓勵青年學生通過志愿者,基層就業等方式,持續關注鄉村發展,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雖然短暫,但實踐團的成員們卻收獲了滿滿的知識與感動。他們深刻認識到,鄉村振興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不懈努力和奮斗。未來,他們將繼續秉承初心使命,用青春和汗水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