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紅色文化,賡續紅色基因,宣傳美麗鄉村建設的實際成效,在勞動中感悟鄉土之情,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財經學院“財思泉涌”逐夢智行實踐團于7月9日至12日前往湖北省黃梅縣開展了一系列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一行以“新質生產力賦能鄉村振興 探索蝦稻共生富民路徑”為主題,通過實地走訪、座談交流、深入訪談、勞動實踐等活動,以腳步重溫鄉村振興來時路,以行動奏響青年擔當未來聲。
黃梅縣位于湖北省黃岡市,是區位獨特的“鄂東門戶”、是物產豐饒的“魚米之鄉”、是人文厚重的“千年古邑”。實踐團抵達當天就參觀了黃梅縣博物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黃梅古代歷史文化展《黃梅淵源》、近現代革命史《黃梅烽火》以及黃梅四大非遺展廳,對黃梅本土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也深深地被黃梅千年古邑的文化底蘊吸引,為實踐團接下來更好地融入黃梅打下堅實基礎。
紀念碑下思政課堂 探尋紅色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7月10日上午,實踐團前往紅十五軍發源地,開展“紀念碑下的思政課”。紅十五軍是中國革命歷史上一支具有重要意義的革命力量,他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奮斗,為祖國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和青春。實踐團成員們沿著青灰石磚,為紀念碑獻上花圈,重溫歷史,緬懷先烈,嘹亮碑文,并懷著崇高的敬意為英雄們擦拭墓碑,深入了解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精神內涵,感受到了紅色文化傳承的力量。
沉浸式勞動課堂 走進田間地頭 體驗勞作之樂
為體驗創新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7月10日下午,實踐團頭頂烈日來到袁夫農田的火車餐廳、袁夫市集、示范稻田等地參觀學習,在見識到袁夫稻田獨特的水稻耕種理念、純天然生態有機耕種理念的同時,還采訪了袁夫稻田創始人袁勇剛先生,袁先生鼓勵新時代青年大學生要努力豐富實踐知識,增長足夠閱歷經驗,并希望青年一代能夠多受挫折,收獲足夠成長。通過交談實踐團學習到了袁夫農田的創新文旅建設及新時代結合鄉野改造的優秀返鄉創新創業例子,加深了對鄉村振興實際成果轉化的認知。最后,實踐團成員們還實地體驗了下田插秧,豆大的汗珠滑過臉頰,滴入田間,真正體會到了《憫農》中:“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艱辛場面。
深入式采訪調研 探索稻蝦種養新模式 提升稻蝦產能
黃梅縣糧食種植產量居全市第二;水產品養殖產量居全市第一;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30萬畝,小龍蝦產量達4.2萬噸。黃梅小龍蝦產量居全國第10位,全省第5位。
7月11日上午,實踐團來到湖北徽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為當地小龍蝦加工售賣的龍頭企業,公司黨總支書記董斌祥介紹了公司的背景歷史,并向實踐團成員表示公司未來致力于科技助農與助力鄉村振興的發展方向,并帶領實踐團參觀了其智能生產車間與各式各樣的產品。實踐團成員實地考察了其智能生產車間,了解現代化加工技術和質量控制體系,并記錄了現有的龍蝦加工流程。
7月11日下午,實踐團來到黃梅縣濯港金華養魚場實地調研稻蝦共生養殖模式,在調研訪談過程中,團隊成員針對稻蝦綜合種養在實際應用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詳盡提問,具體包括稻蝦綜合種養的起始時間、具體模式、稻田和小龍蝦池的管理以及種養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等。此次深入式采訪調研不僅讓團隊對稻蝦綜合種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看到了基層農民在實踐中的智慧和創新。
多形式了解黃梅特色 探尋非遺之美 助推文化產業振興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7月12日,為確實了解鄉村振興過程遇到困難與問題,感受文化產業振興等相關方面的重要性,實踐團體驗學習非遺“黃梅挑花”與“黃梅戲”,從當地傳統文化促進鄉村振興的具體實施中得到思考、感悟。12日上午,實踐團來到湖北黃梅戲藝術劇院,拜訪了國家一級演員、黃梅戲國家級傳承人周洪年先生,他四十多年來不忘初心,始終躬耕家鄉黃梅戲,真正做到了以黃梅戲,傳故鄉情。黃梅人血液中都滲透著黃梅戲,黃梅人懂戲,愛戲。如今從牙牙學語的幼兒到耄耋之年的老人,黃梅人人都會幾句黃梅戲。這樣的地域情懷與強烈的感染力,深深觸動著實踐團隊的每位成員。12日下午,實踐團通過尋訪黃梅縣東山問梅村,進行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參觀和學習了黃梅挑花工藝,此工藝惟妙惟肖,實踐團成員們欣賞著挑花工藝人的一針一線,大家在深刻領略優秀傳統文化韻味的同時,感悟了鄉村振興質效提升的實際性成果。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財思泉涌”逐夢智行實踐團隊以積極有為的姿態、朝氣蓬勃的狀態、謙虛向上的心態走進中國鄉土深處,厚植愛農情懷,感受鄉村振興,體會鄉村生活,練就興農本領,在勞動實踐中經風雨、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展現青年大學生的力量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