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科技部國際合作司主辦、我校承辦的“發展中國家‘中文+航海職業技能’新技術國際培訓班”在我校舉行開班儀式。本期培訓班有來自孟加拉國、塔吉克斯坦、剛果、尼日利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29名船員參加本次培訓。
江蘇省科技廳四級調研員臧穎、學校黨委副書記繆克銀、江蘇海事局船員考試中心考試科科長權東等領導出席開班儀式并致辭。部分培訓教師和管理人員參加了開班儀式。
臧穎對所有參加培訓的國外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并指出此次培訓班旨在貫徹執行科技部援外工作,加強我國與發展中國家在船舶制造及航海科技技術交流。江蘇海事職業技術學院要充分利用自身在航海職業教育領域的辦學優勢及對國際船員培訓的成熟經驗,為學員們提供高水平航海職業技能培訓,為“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的互聯互通提供航運技能人才支撐。她希望學員與授課老師互相學習交流,增進友誼,共同為國際航海科技與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繆克銀對科技部及江蘇省科技廳對項目的支持表示感謝,對出席本次培訓開班儀式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學員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發展中國家新技術國際培訓班的舉辦,是學校國際化辦學和服務國家“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和海運強國戰略的一部分,對學校推動學科發展和建設國際知名的高水平應用型海事類高等院校具有重要意義。學校將對照目標任務和要求,不斷加強對培訓班工作的指導、管理和服務,力爭形成一個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航海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模式,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
權東指出,此次培訓班的舉辦有助于落實“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行動計劃,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推進我國及江蘇省與東盟國家的航海科技人文交流。他希望各位學員通過這次機會,深入了解現代船舶輪機技術發展趨勢、船舶海洋防污染、船舶智能化機艙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將所學應用到將來工作實際中,為各自國家和地區的航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據了解,本次培訓班為期兩周,將邀請浙江大學、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江蘇海事局、江蘇遠洋運輸有限公司等單位及我校的行業專家,通過專題授課、實踐技能培訓、參觀見習、互動交流,系統學習航海職業技能應用以及相關融合創新發展等課程,期間還將組織中國文化行等特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