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各招生區域、各學校招生入學的認定條件,總的來看,房產是招生入學的主要認定條件,所以招生入學填報類型,主要依據房產歸屬進行分類,具體需要提前準備的材料請參閱《報名須知》,相關材料未準備好的,應該對照要求提前準備,確保報名端開放后能第一時間填報報名信息。這里要特別提醒家長的是:報名平臺要求實名身份注冊,注冊人的戶籍、房產等信息都盡可能通過大數據平臺自動帶入,不需要自行填寫、帶入的信息也不能人為修改,為此,報名家長一定要分清自身所屬類型、準確填報。
(一)以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房產報名類型。
該類型是指報名入學孩子的父/母城區有房產證(不動產登記證)或已購置房產,證件正在辦理中,報名時要以產證上所有權人進行實名注冊;本地鄉鎮農村戶口的家庭,在“其它”欄農村房產信息中填報,并在證件附件中傳宅基證、土地證、房屋照片等一項或幾項均可,視作鄉鎮農村房產,可以選擇戶籍地所在的鄉鎮學校就讀。
(二)以適齡兒童少年祖父母(外祖父母)房產報名類型。
考慮到有的報名入學孩子、父母一直跟著祖父母、外祖父母生活,且父母無房產的,那么這些孩子可以憑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房產,并以房產所有人進行實名注冊、報名入學。這類報名入學的孩子戶口必須在祖父母或外祖父的名下,否則不能報名。同時,孩子父母的戶籍、身份證信息在平臺上都要填寫,便于系統查驗孩子的父母戶籍,以及孩子的父母在招生區域內名下是否有房產,提高線上一次性審核通過率。
(三)城區戶籍無房產人員子女報名類型。
該類型是指在適齡兒童少年及法定監護人戶籍在本地城區,但無房產的情況,本地農村戶籍的不能選報。這一類型主要是服務城區小產權房、拆遷戶以及其它不符合施教區房產認定的城區家庭孩子報名入學。
(四)外來人員隨遷子女報名類型。
該類型主要指招生區域之外戶籍,到招生區域屬地內務工、經商人員子女有入學需求的,這一類型以報名孩子的父母流入地的居住證為主要依據,且在居住證所屬的招生區域無房產(且尚未購置),應選擇這一類型進行報名。
(五)非本地戶籍有房產人員子女報名類型。
該類型是指外來人員在流入地無戶籍,但有房產的家庭報名類別。
該平臺只是采集家長和孩子的報名信息,并將報名信息與我市大數據中心歸集的信息進行比對驗證,在平臺的審核端,系統將向招生學校展現比對結果,不作出是否可以入學的判定;招生學校依據其招生簡章、施教區認定條件等要求,作出報名孩子是否可以入學的結論。由于不同招生區域、不同學校的施教區認定條件存在差異,家長在填報學校時,務必對照招生區域和具體學校的報名條件、施教區認定條件等要求,逐項完善材料和手續,保障在平臺上報信息與所報學校入學要求相一致,提高一次性審核通過率。
平臺采集出生證明信息的目的,主要是考慮到少數家庭,入學孩子與其父母不在同一戶口本上,難以界定父母與入學孩子的關系,為此父母與報名孩子在同一戶口本上的家庭,不需要上傳入學孩子的出生證明信息。這里也提醒,家長在為孩子報名時,一定要問清楚報名的公辦學校施教區認定條件,如果所報名的公辦學校要求房產與戶籍一致,孩子戶籍與父母(房產所有人)不在一起,與房產所在地不一致的,即便通過出生證明可以確定孩子與父母的關系,也不符合該公辦學校施教區認定條件,無法通過審核。
平臺會根據你實名身份注冊信息自動顯示戶籍地址,不符合分類要求的,審核端會將你的報名信息駁回。
我市義務教育學校劃分為四個區域,即中心城區、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外來人員界定,指各招生區域外來人員。如中心城區外來人員包括宿遷市外戶籍人員到中心城區務工、經商的,也包括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三縣戶籍人員到中心城區務工經商人員。
“1+1”公民辦學校同招,是指適齡兒童少年及其監護人在“宿遷市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平臺”報名時,根據學生入學條件和學校報名條件,自主選擇入學學校。符合公辦學校施教區入學條件的,可以選定1所所在施教區公辦學校,還可以同時選擇1所民辦學校作為入學志愿;不符合公辦學校施教區入學條件的,可以選擇1所民辦學校作為入學志愿。根據招生政策規定,凡是填報民辦學校志愿的,錄取時按照民辦志愿優先的原則進行錄取,一旦學生被民辦學校錄取,一律不得放棄。如果學生未被任何學校錄取,最終由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根據相關政策統籌安排入學。
根據政策規定,三縣民辦學校面向本縣招生,中心城區民辦學校面向中心城區招生。外來人員在流入地的招生區域可填報民辦學校志愿。
民辦學校報名人數未超過招生計劃數的,一次性全部錄取;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所有報名人員全部通過電腦隨機派位錄取。
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升初優先滿足本校六年級畢業生,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直升需求生源數小于初一計劃數的,直升初一年級,但任何民辦學校不得以任何方式違背學生和家長意愿進行錄取。
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初中招生在保證小學直升需求后仍有余額的,面向招生區域招生,多余名額大于報名數的,直接錄取;多余名額小于報名人數的,多余名額也采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
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畢業生直升意愿數超過初一招生計劃的,只面向校內直升計劃意愿的學生電腦派位錄取。
2020年起,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含小學和初中)民辦學校電腦隨機派位工作由學校所屬教育主管部門負責,由公證部門具體組織實施。電腦隨機派位錄取時須有公證、紀檢等部門人員參加,全程接受社會監督,派位結果實時向社會公開。其中,中心城區民辦學校電腦派位工作由市教育局、市公證處牽頭,會同各區、市各功能區集中組織實施。今年繼續沿用這一組織方式。
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通過招生平臺報名錄取,任何學校未經招生平臺提前登記學生信息、承諾錄取的,都是欺騙行為,請廣大家長自覺抵制,維護自身權益,接到相關信息的,可直接向學校所屬教育主管部門舉報。九年一貫制民辦學校直升計劃,提前進行直升意向調研,有直升意愿的家長要按學校直升計劃招生方案履行相關手續。
義務教育學校一律不分快慢班,招生渠道只有宿遷市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平臺是唯一官方渠道,請廣大家長不要相信,一旦接到相關信息,可直接向學校所屬教育主管部門舉報。
保障適齡兒童少年都能接受義務教育是法定責任,公辦學校按施教區招生,滿足公辦學校施教區認定條件的要應收盡收。在此基礎上,教育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區域內公辦學校學位供給情況,進行統籌調劑安排,不采用電腦隨機派位的方式錄取。
適齡兒童少年監護人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進入宿遷市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平臺,用監護人身份證實名注冊,然后登錄報名平臺,按要求填報相關入學信息。招生報名開始前,幼兒園、小學、初中將針對本轄區幼兒園大班和小學六年級學生家長進行網上報名政策宣傳和操作培訓,平臺報名端也公開了報名操作指南,幫助家長學習掌握平臺報名的操作方法。如因為其它原因仍然無法進行網上報名的,家長也可以委托學生畢業學校(幼兒園)或有入學意愿的學校幫助其進行網上報名。具體工作各地教育主管部門會統籌安排布置。
各招生學校、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均設立政策咨詢電話,可以電話咨詢,工作人員會給予指導。
中心城區外來人員隨遷子女可任意選擇區域內一所民辦學校作為志愿。考慮到可能有的學生未被民辦學校錄取的情況,家長在報名時應提前確定在哪個區域統籌(宿豫區、宿城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湖濱新區、市洋河新區、蘇宿工業園區)、確定報名板塊。原則上,外來人員按照居住證地址,確定報名的區域板塊,未被任何學校錄取的,由所在區或功能區按照外來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子女有關政策統籌安排入學。
在平臺上最終未被任何學校錄取的,由戶籍所在地、居住證地址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門綜合區域內義務教育學位供給情況,進行統籌安排。
根據規定,小學一年級入學需年滿6周歲,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之間出生的兒童,七年級入學應為小學已畢業的學生(以學籍信息為準)。未滿6周歲的在平臺上無法報名,超齡入學的,平臺可以報名,但要嚴格審核,嚴禁已取得學籍的“重復”報名。
這屬于極為特殊的情況,建議盡快到公安部門辦理戶籍,同時也提醒:凡是五種報名類型都不適用的,提醒家長及時到戶籍(房產)所在地教育部門登記,符合條件的,由教育部門統籌安排,切實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招生入學政策性很強,不少媒體或機構私自發布或轉發不實信息,家長不要相信。招生入學有關政策要以市、縣、區、市各功能區教育主管部門發布的信息為準,以招生學校公開發布的招生方案為準。如想了解市級發布的招生政策信息,一律以市教育局官方網站、“宿遷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信息發布為準。